深度|93阅兵暴露太多了!东风61的威力,或比所有人想的还逆天
为什么说93大阅兵标志着中国的军事力量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军事强国了?从这篇文章开始,老罗将深度剖析在阅兵中展现出来的各种先进武器,让大家看明白我不是在吹牛皮,而是在陈述一种事实,今天的主角是震惊全球一整年,让资深军迷变成军盲的东风61,以下是我根据公开资料的一些判断,谨代表个人观点。
昨天看完阅兵后,我马上就去搜了关于DF61的一些文章和报道,说句老实话基本都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没看到有料的内容,直到我用DF61的关键词在视频号里搜,你别说,还真让我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这条视频是去年一档关于火箭军采访中的片段,93阅兵结束后,它又被很多媒体拿出来发了,按DF61关键词搜索,最火的就是它。这个采访主要说的是咱们火箭军的杀手锏,具体型号当时并没有透露,但阅兵结束后,大家回看这段视频,不约而同地认为采访中提到的杀手锏应该就是横空出世的DF61。
请大家注意视频第五秒,一位战士是这么表述的:哪个地方都能打,就是围绕地球转!像这种涉及到先进技术,特别是压箱底技术的采访,回答肯定都是反复推敲过的,每个字都信息量极大,不会无的放矢。
展开剩余81%而围绕地球转的表述,让我想起了四年前的一条旧闻,两者的信息完全不谋而合。2021年8月,美国空军部长在毫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就宣称中国在轨道打击能力上取得重大进展。随后,专司美国战略反导的北美防空防天司令部也表示中国的高超音速核武器对其提出严峻挑战。
就在大家对美国的应激反应还不明所以时,2021年10月16日,英国的金融时报爆料称,中国在当年八月份测试了一枚高超音导弹,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导弹在进入轨道后并没有立即重返大气层,而是先环绕地球飞行再冲向目标。最重要的是什么呢,这枚导弹它不仅具备一定的核能力,而且在理论上现有的一切反导和预警体系都无法拦住它。
金融时报:中国的新武器将直接改写美国维系半个世纪的大国战略平衡
看完这篇报道后,我脑子里顿时就炸出六个字:轨道轰炸系统!这个概念
其实最早是由苏联人提出来的。
冷战期间,苏联研制过一种叫做代号8K69的导弹系统,它和我们平时理解的弹道导弹不太一样。这种导弹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弹头能够进入地球轨道、绕着地球飞行,理论上拥有无限的射程。也就是说,它可以从任何一个方向对目标发动攻击,你根本没法判断它到底会从东边来还是西边来,道理很简单。
首先,它能够打击到传统洲际导弹根本打不到的目标。其次,正因为攻击方向完全不确定,对方如果要防御,就必须从至少两个相反的方向同时布置反导系统,这样一来,防御成本和难度都大幅增加。
还有一点很关键,就是它的飞行时间可能比常规弹道导弹更短,因为它走的是轨道,如果选择最短路径发射,弹头到达目标的时间反而更少。再加上在太空轨道段飞行时,弹头的最终落点几乎无法预测,这让防御方几乎来不及反应。
8K69系统是在1962年开始研发的,它所携带的弹头当量达到了恐怖的230万吨TNT,威力极大。从1965年到1968年,苏联一共进行了19次飞行测试,其中还包括4次紧急发射,整个测试在1968年5月完成,半年后的11月,这套导弹系统正式服役。到1969年底的时候,苏联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部署了三个导弹团,一共配备了18枚8K69型轨道导弹,开始执行战斗值班任务。不过,这种先进的武器并没有一直服役下去,随着美苏在1983年签署限制战略武器的第二条约,苏联将这批导弹全部撤出序列,相关的导弹团也被解散。
但冷战结束后的公开资料显示,8K69根本算不上轨道轰炸系统:第一个原因是它在地球上空只能飞行不到一圈,离环绕地球飞行,再入轨轰炸的条件还差得远,更别说无限射程了。第二、苏联的8K69系统仍然沿用的是传统洲际导弹,虽然突防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但还没达到完全不可拦截的地步,随着美国在七十年代部署更先进的战略卫星和覆盖更全面的相控阵雷达PAWS,对8K69的拦截率提升到85%。
但根据金融时报的描述,中国在2021年8月测试的武器,虽然也叫轨道轰炸系统,但技术路线跟苏联的完全不一样,因为它用的弹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弹道导弹,而是高超音速武器。它不需要走固定抛物线轨迹,而是长期在轨运行,随时可以接到指令再入大气层。这意味着它可以从任意方向攻击目标,可能是从南极方向,也可能是从赤道附近,甚至是从目标的正后方袭来。现有的反导系统如萨德和爱国者,都是基于预判弹道导弹的固定轨迹来计算的,但如果攻击方向完全不确定,防御系统就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布防。
而且于它本身是高超音速的,再入阶段的速度可能超过十几倍甚至二十倍音速,留给反应的时间只有几分钟甚至更短。再加上其飞行路径灵活且难以预测,现有的拦截弹根本无法有效计算它的碰撞点究竟在哪。
再一个就是轨道轰炸系统它属于长期在轨的,不需要临时发射甚至不需要从本土发射,这在源头就把现有反导系统的前提条件给掐死了,毕竟传统弹道导弹在发射升空时,燃烧的尾焰会产生巨大的红外信号,很容易就能被战略卫星给捕捉到,从而提供预警和拦截。但轨道武器平时就在太空上边飘着,战时直接调整轨道和再入时机,不产生发射信号,大幅压缩对方的预警时间,甚至还可能实现无声无息的突然攻击。
在这么一种结合高速、变轨、全球覆盖、随时打击、环绕地球飞行、无限射程等各种逆天能力于一体的导弹面前,现有的所有反导手段,记住是所有反导手段,无论是中段拦截、末段高层还是低层拦截,都将全部失去作用沦为摆设,它首次实现了一种真正“无法防御”的打击方式,从技术层面宣告了绝对突防时代的来临。这么看来,也难怪美国空军和航天部门会如丧考妣,如果金融时报说的不是假话,美国今后在咱们面前,还真只有立正挨打的份。
从时间表来看,2021年测试,2024年列装,也很符合常理
结合金融时报2021年的报道与去年对火箭军采访时,一名战士关于杀手锏可以围绕地球转的描述来看,我们基本能确认,中国的确有一款极其先进洲际高超音速武器,它可以环绕地球飞行,突破现有一切反导预警体系然后再入轨对目标进行轰炸。但到底是不是东风61,暂且未知。
假如,我是说假如哈,假如采访中说的这个杀手锏,就是93阅兵亮相的东风61,那么东风51被跳过就有迹可循了。DF51大概可能还是走的传统洲际弹道导弹路线,技术方面,只不过射程更远了,机动性更强了,分导弹头更多了。而横空出世的东风61,它跳出了传统弹道导弹的范畴,走的是高超音速在轨轰炸路线,属于轨道轰炸系统的一种。
当然,以上仅为我个人推测,如有错误,欢迎指正和讨论。
但不管怎么说这场大阅兵确实太提气了,就连以前喜欢酸我们的外媒都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军事实力已经领跑全球先进水平了,比美国最先进的武器还要领先半代甚至一代。
最后谨以教员的一首词纪念93阅兵: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谈笑凯歌还
发布于:安徽省免费股票配资平台官网,专业炒股配资,国内最靠谱的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